2022-10-12 杂谈

关于“关于回归故事本身,回归事物本身,登楼撤梯,回归生活的总结”的批判

原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993265

写在前面的一些废话

批判不是批评,批判也不是否定 [1]。使用批判这个词语是指,茵夏文章中有和我想法相同的语句,有一些能转换成更严谨的哲学论述的论题,也有一些我并不认同的观点。晚上熬夜看完后睡不着觉,下定决心要写这样一段东西。说是批判,但其实可能很多东西也与原文无关了。

i. 作品中包含了 深度 元素。

ii. 深度元素对现实中的某些社会现状的分析展现或是抨击呼吁、对一些其他伟大的事物与感情的歌颂、对哲理性的承载、对人物成长救赎的描写,对某种脱离现实三观的刻画,对不可名状之物的表现。

对(i)和(ii)我们有如下结论:

iii. 包含深度元素的作品更加易于展现深度。

iv. 展现了深度的作品具有深度。

那么能否有另一种理解:

Liii. 不易于展现深度的作品不包含深度元素。

Liv. 没有展现深度的作品不具有深度。

我们能否有如下推论:

v. 为了使作品具有深度,我们必须添加深度元素。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为了一碟醋包了一顿饺子”。实际上,大多作者是通过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往作品里加戏的。

其实所谓的故事情节早就是设计好的,我认为,故事情节无外乎就是关键性的叙诡,通过日常语言的歧义性理解来达到设计一个诡计以欺骗读者的目的。

深度元素和 Hscene 在运用上并没有不同,实际上是迎合了读者的逻辑:即(iv),或评价网站的逻辑:(Liii)(Liv)。在此一点上,我们可以引入一个概念:剧情拔作。

剧情拔作

读者去寻找那些有相关情节/元素设定的作品,然后精神高潮。例如寻找黑残深,时间旅行,异世界,等等等等。深度 和上述名词包含在一个符号集合中,所谓的深度作品,也无非是这样一种符号,用来表示具有这些情节的作品。

我不好说哪些作品属于这个范畴,但这样的现象是存在的:为了冲击佳作榜而把各种元素缝一起,然后被捧为神作。

  • 我们应当认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对作品的一个普遍感觉?
  • 应该歧视/矮化拔作吗?
  • 应该歧视/矮化玩拔作的玩家吗?

下面我们展开讨论这个问题。

私人语言论证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没有人可以有意义地使用一个纯粹私人性的语词。[2]

这个结论是对使用“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论证表达私人感觉的语词是正确的有力反驳。暂且不提莎士比亚并没有说过这句话 [3],纯粹私人感觉的表达也是错误的。

你可以说:在我脑海中存在一种私人感觉。但你不能说:我用语词表达出了一种纯粹私人感觉。因为私人感觉借用了语词这个公共领域的载体。

我们接下来可以对这个观点进行批判了:

上文描述的这个过程是一种读者与作品之间交互后自然而然的、被动产生的的效果,就仿佛一场前方风景未知的旅途,我们会不时的为那些击中我们心坎的”美景“而欢呼触动。但很多人在面对一部作品时,忘记了获得感触的过程是被动的,在进入故事之前便拿出了自己一些能感受到深度的预设,然后在故事中拼命寻找着那些刚好能“卡进自己卡扣”的点,仿佛拿着答案找寻试卷一般,即便是强行把答案填进去了,这个过程也不会是舒服的,主动的去寻求那些本应是被动的潜移默化感受到的东西大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出现这种判断,更多源于表达上的问题。当我们需要去表达一种对故事的感觉时(这是一种私人感觉!),我们不得不去借用那些公共的语词,如哀伤的,吊诡的,王道的,等。我们进行了表达 - 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私人感觉会坍缩。对于看到这样的表达的理解者来说,就像是 _仿佛拿着答案找寻试卷一般_。我认为,这样的批评过于武断了。

关于感性的认识故事

第二节 回归故事本身 中,茵夏提出要感性认识故事,实际上这和康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作品故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牛顿时空观,这样的时空就是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的。我们可以认为,故事也是目的,而非手段,这同样与“不能通过故事表达其他的东西,回到故事本身”的观点不谋而合。

如果没有感性,则对象不会被给予;如果没有知性,则对象不能被思考。没有内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目的。(《纯粹理性批判》,A75/B51.)

自我意识是知识的核心和出发点。套用到故事中,我看到水上由崎的立绘,天台抽烟,这些还不足以让我脑海中设立由崎的形象,只有当我看完整篇故事,并且意识到所有这些感性直观材料组成了一个“由崎”,它们才能成为自我意识的内容。

“我思”必须可以伴随我的所有表象;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有些被表象的东西将不能被我所想,这等于说:表象不再可能,或至少可以说,表象与我无关。(《纯粹理性批判》,B131.)

没有脱离感性认识的思想属性,更没有独立于意识活动之外的精神实体。故事之外并没有一个神,故事之外也并没有你的现实世界,因为在故事当中就是其本身,就是感性认识的组合体。我们的认知发展是感性->知性->理性,不能直接研究脱离了故事的幻象。有没有一双大手在搞校园暴力?有没有故事之外的灵魂?

这一点上我还想谈谈 meta 游戏:meta 游戏并没有脱离这个范畴。meta 游戏不会给你剧本之外的内容,一切仿佛是在和世界之外的“你”互动都是一种幻象,其本身仍然是故事脚本。如果你想到:故事世界之外都是怎样怎样的,我们人类之外有没有能让我通过 meta 能交互的上帝,这就没有思想附着了。

我其实是认为“理性之神”存在的,但并非是宗教中或是神话中的上帝。这种上帝是逻辑的反面,他给出结论,而我去论证。我们可以期待这样的上帝存在。

关于循环论证与循环引用

懒得整理了,凑合看吧。

->(蕴含)这种逻辑关系就是有向边,<->(等价)这种逻辑关系就是无向边。

循环论证当然可以看作循环引用。

Substructural type system

ordered 到不能说是不可判定的,类型系统能 ensure 的再广泛也无法包含所有运行时行为。除非你让你的类型系统变得非常严格,那样就起到反作用了,这语言写起来会很折磨,真正让这种分析变得 undecidable 的还是别名。

Q: 指针是不是别名?

A: yes, 大头就是指针

所谓类型系统确保安全性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严格再严格,ordered type system 里你使用变量的顺序必须和定义的顺序一致而且最多只能用一次,affine system 里你最多只能用一次变量。

A: 所以 ordered type system 就是不允许引用的纯 ownership,所有权转移(参考 Rust)

substructural type system 就是把命题当做资源 [4],通过一种对资源的占用来保证使用的顺序。

dependent type system 把命题当做 proof 的

关于人们是否愿意引入新的概念

我在想我们的认知是不是就默认的去归并,人类大脑特别喜欢归并问题,而非倾向于引入新的概念。所以德勒兹是个离经叛道的,拉康是个离经叛道的,等等。当我说拉康写的一坨屎的时候,其实是指拉康引入了一堆我没法判断是不是自指的概念。

人类的大脑不是 GC,没有办法清理这些自指概念。

DC:可计算理论里也有,就是讲如何把一个问题转化成另一个已知的问题的

如果一个问题能转化为另一个问题,那么你也能证明这一点,反之亦然

但你并不知道逻辑推演的结果!我们的论证是预设了一个结果然后进行建构式的推演(参见上一篇文章),这样罗素式的论证就被推翻了。

这就很奇妙:在你推演之前你就已经知道结果了,那么推演的意义何在呢?

同理,(DC:)类型推导,他其实是个惰性的 typecheck,就他的正常流程和 typecheck 是一样的,只不过遇到他玩不明白的地方他就搞一个未知类型 X 塞上去。评价:这样的论证过程不也是罗素式的吗?名称只能指涉人们不可能对之出错的东西,比如私人性的感觉材料,或者人们直接亲知到的抽象对象。对早期维特根斯坦来说,这意味着名称必须指涉不生不灭的形而上学简单物,这些简单物不可能不存在。无论如何,包含日常名称的句子必须依据错综复杂的逻辑形式被加以分析,如果这些形式包含真正的逻辑专名,那么它们就被逐字翻译成是在谈论一个特定的逻辑上被显露出来的题材。

TODO

下一篇文章可能会谈 AI 绘画吧。但其实我不太想写了,因为一堆人都写过了。

引用


  1. 1.Peter A. Facione. Critical Thinking: What is It and Why Does It Count.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8: 1–16.
  2. 2.司各特·索姆斯。20 世纪分析哲学史:意义的时代。华夏出版社,2019: p51.
  3. 3.陈昌春。“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疑是中国人制造之山寨版英谚。科学网,2014,Wayback Machine
  4.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bstructural_type_system